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休闲生活更加注重品质和时尚,休闲需求逐渐成为老年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
休闲生活已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轴心
到了休息日,老年人的休闲时间则呈现增长趋势,平均增加了7分钟。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休闲时间都是除了生活必需时间之外占用最多的时间,占到了一天时间的将近1/3。休闲生活已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轴心。
娱乐型休闲转向知识型休闲
将日常休闲活动分成六类,第一类为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提高自身文化休闲为目标的知识型休闲,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读书和看报纸。第二类为自娱自乐型,包括看电视、听广播等。第三类为以转换心情和审美为目的的观赏型休闲,包括观看文体表演和展演。第四类为提高自身体魄,增强身体素质的康体休闲,包括体育锻炼和游园散步;第五类为无事可做、消磨时间的消磨型休闲,包括休息;第六类通过为别人提供帮助而获得满足及与他人接触为目的的社交型休闲,包括教育子女、公益活动和探亲访友。
2016年老年群体用于自我娱乐型休闲时间为1小时20分钟,占用32.5%的休闲时间;知识型和康体型休闲时间约为43分钟和38分钟,同样占据休闲时间的32.5%;用于社交和观赏型休闲活动时间较少,约为17分钟,占全部休闲时间的7.6%。此外,由于缺乏休闲目标和有效的休闲引导,每日约有26分钟休闲时间被漫无目的地消耗。
对比2016年和2011年六种类型的休闲时间分配发现,自我娱乐型休闲特别是看电视活动,依旧是老年群体日常休闲需求的主体。但是与2011年相比,该类型时间减少了24分钟。减少的这部分时间转向了知识型休闲活动,使得知识型休闲时间得以增加25分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老年群体也不断接受新事物,利用网上资源学习、了解时事,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5%的老年人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且70%的老年人会使用手机、电脑阅读书报和新闻。每日用于康体型、观赏型、社交型活动休闲时间没有显著变化。
老年人的休闲方式及消费水平
体育活动。北京市居民过去一年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占91.57%,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比率则达到了95.83%,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也超过了2011年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参与率(94.2%)。其中男性老年人的参与率为92.30%,女性参与率为98.99%。老年人参与率最高的活动是散步,其活动率为86.46%,超出平均水平9.47%,其次参加跳舞的有22.92%,登山运动的有19.79%,其次是钓鱼(12.50%)、打羽毛球(11.46%)和打太极拳(10.42%)。与2011年相比,2016年活动率出现大幅提升的是跳舞活动,增加了1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群体由2011年接近于零的参与率增加到了10%,女性群体由18.6%增加到了34%。2016年老年群体体育活动年平均花费为427元,是2011年的2.5倍。其中,投入较多花费的活动为羽毛球、游泳、登山、钓鱼。
旅行游玩活动。旅游是目前人们普遍选择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热衷旅游。数据显示,2016年有89.0%的北京市居民有过市内游览或旅游活动经历。老年群体中也有80.2%的有过这种经历,仅比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但远高于2011年的67.9%。随着收入的提高,出国游也是老年人越来越多的选择,出国活动率高达10.4%,仅仅略低于平均水平,而2011年这一比例仅有1.4%。老年人用于旅游的花费也逐年增加,2016年老年群体年平均旅游花费为9227元,而2011年仅为3941元,年增速为18.5%。
公益活动。2016年全年参加过公益活动的老年人占28.67%,远低于2011年的39.7%。其中男性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31.1%,女性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25.8%。60岁以上参加过公益活动的为28.1%,略低于平均水平。其中男性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30.4%,略低于平均水平;女性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26.0%,略高于平均水平。老年男性的活动率高出女性4个百分点。
2016年老年群体用于公益活动的花费为89.6元,低于2011年的293.9元。公益活动对象多为灾区等地的居民。调查表明,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接近于平均水平。其中,老年人对一般人的服务最高,达到13.1%,高于平均水平;其次是向灾区等地人的服务,参与率为7.5%,比平均水平5.2%略高一些。另外,调查显示,老年组男性参与各项公益活动的频率均高于女性。
总之,伴随社会的进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休闲需求成为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但随着老年群体休闲需求日益扩大,目前适合老年群体的休闲场地仍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出现社区健身体育设施不足,或距离社区主要住宅区较远,部分设施还存在被地摊、停车场和棋牌室等“霸占”的问题。另一方面,提供给老年群体的休闲品仍存在单一化、同质化的现象。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想方设法多为老年群体提供量多质优的休闲品和服务。例如建立社区休闲娱乐,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文 / 王琪延 韦佳佳
(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韦佳佳,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